
驾培行业未来
汽车消费为驾培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a)从驾培行业下游机构角度分析,近年来中国汽车涨势凶猛。根据上文中提到的汽车保有量来看,截止202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91亿辆。而这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正在节节高升。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车在国内市场上牌简便,无需摇号排9队等待。根据中国新能源车上牌政策,新能源车上牌不限号的同时车辆不限购,不仅如此,更能享受政府财政补贴。。。
TEL:021-69590388
-
驾培行业的未来
1、驾培市场的驱动力
1)汽车保有量规模庞大,近年来节能环保政策的推广更是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带动驾驶培训行业需求;在汽车行业回暖带动下,以及驾驶证申领年龄限制放宽,中国驾驶培训人次将稳步提升。
a.汽车消费为驾培行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b)新能源车主要是指使用污染小的动力燃料作为动力源。在国内的三大类型分别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新能源车数量在中国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已达2.6%。而2016年至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由原有的30万辆增长至330万辆,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2.1%。在碳中和的大环境以及中国国内新能源车上牌鼓励政策的双重刺激下,预计中国新能源车时长将持续快速扩张,在下一个五年之内达成25.1%的平均复合增长率,突破千万销量大关。
b.中国驾驶培训人次有望进一步扩大
a)从2022年4月1日起,公安部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等两项规定正式实施。其中驾驶证申请和使用规定中的更新,涉及到了两个部分,明确老年人考驾照的难度将大幅降低。
b)新规中的第一条就是增驾减少理论考试,影响范围囊括了C2、E、F三个证。中国驾照考试分为3+1个科目考试,分别是科目一理论考试、科目二场地内考试、科目三场地外考试、科目三下属科目四安全理论考试。而C2证和E证F证相同,都是分别是最顶级小型车驾照C1证和最顶级摩托车驾照D证的补充。法律规定C1照和D照的驾驶范围可囊括C2、E和F,但是不可反之亦然。所以现在用C2全自动小型汽车增驾C1小型汽车证可省略科目一科目四这两门理论考试,只需要参加科目二和科目三。摩托车驾照中的E和F证增驾D证也是同理。
c)新规第二条则是将考驾照的年龄要求放宽,从原先的全驾照系列固定的18-70岁的年龄范围更改为C1(小型汽车)、C2(小型自动挡汽车)、C5(残疾人小型汽车)、F证(轻便摩托车)此四个驾照考试年龄只需满足18周岁即可。由此可见,伴随着老龄化的问题愈发严重及中国城市社会发展,老年人将在未来从驾培行业中无法触摸的客10户变成炙手可热的增量客户群体。
d)政府出台多项驾驶培训相关政策,推动行业持续规范化发展
2、智能化
1)伴随着传统驾培行业在应对由00后组成的新型客户时,表现出的不适应性及后继无力感,中国驾培行业开始谋求出路。作为教育培训行业,行业中主流企业开始在教学质量、服务态度及教学环境等维度拼杀。但作为传统手段,每一个维度都有自己的上限。当主流驾校发现陷入升无可升的情况下,智能化作为新开拓的维度战场扛起了驾培行业竞争的主战场。驾培行业中的智能化应用主要聚焦在两方面,分别为:VR驾驶模拟器和无人AI教练系统
2)VR驾驶模拟器
a.2012年以来,VR行业产业链读过发育期,进入高成长期。最早的虚拟现实概念起源于科幻小说,后来在1987年,由“虚拟现实之父”JaronLanier借由美国VPL公司由虚变实,将这一概念带进现代社会大众视野中。后期一直未研发期,诞生的产品由于科技发展上的不足之处,无法应用于商业产业链升级。在2012年,谷歌等多家科技公司进入VR领域后,VR概念渐渐进入大众视野。虽然VR科技产品的研发一直在持续,但因场地空间限制、肢体行动受限和屏幕价格等多种原因最终导致应用场景受限。
b.但在驾培行业中,现有VR的科技发展程度,已经可以支撑驾培企业的应用。而现在驾培行业中,主流VR应用场景聚焦在驾驶模拟器。中国在1996年,就根据《汽11车驾驶训练模拟器通用技术条件》要求驾校运用模拟器为学员提供模拟驾驶培训课程。在2014年,因武汉理工大学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联合发布的行业标准规定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的产品标准和研发依据,驾培行业开启了驾驶模拟器的系统升级。

3)AI智能教练

a.一如VR虚拟现实这个概念,人工智能也是曾经存在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中的一个概念。无人驾驶这个概念也是在近年由各个车企首先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这一概念车型中,其中最出名得当属特斯拉无人驾驶模式所吸引的目光。从2016年以来,全球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从130.9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58.5亿美元。在此期间,平均每年增速保持在14.58%。当全球范围内,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开始疯长的同时,中国国内政策与环境也开始为无人驾驶行业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自2021年1月以来,中国政府一共发布11条有关于无人驾驶行业的政策,针对准入标准、管理模式、应用场景、交通管理及网络数据安全等多方面开启完善工作。更进一步来说,国内市场在2017年开始随着互联网、5G、云服务、卫星定位等技术的长足发展,为无人驾驶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国内同期无人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同样在以每年17.52%的速度增长。如果不是2020年收到疫情冲击,行业规模有所下降,市场增速的幅度应在20%以上。
作者:龙泉豪马智能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